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内容摘要1、选用适宜品种或混栽选择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花粉量大、果实大而整齐、着色好、酸味淡、畸形果少的品种,如丰香、明宝等。秋香、宝交早生、全明星等品种花粉少、畸形果发生较多,应搭配春香、达娜等品种作为授粉株,以利于授粉受精,减少畸形果,提高大果率

1、选用适宜品种或混栽

选择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花粉量大、果实大而整齐、着色好、酸味淡、畸形果少的品种,如丰香、明宝等。秋香、宝交早生、全明星等品种花粉少、畸形果发生较多,应搭配春香、达娜等品种作为授粉株,以利于授粉受精,减少畸形果,提高大果率。

2、选用无病壮苗

无病壮苗根系发达,抗病能力强,能够产出个大、产量高、品质优的草莓。

3、施足优质基肥

增施优质腐熟农家肥,为草莓的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和果实发育提供充足养分,增大果个,提高果实含糖量和着色度。每亩基施腐熟鸡粪2000公斤,采用沟施与撒施相结合的方式。

4、实行轮作,避免重茬

轮作可提高草莓的抗病能力,减少畸形果和病虫果数量。可充分利用棚与棚之间的空地进行循环轮作。

5、增加光照

草莓开花前2周至开花期光照不足,会影响授粉受精,产生畸形果;果实着色期光照不足,会导致果实味淡、色泽差。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前提下,草苫应尽量早揭晚盖。大棚内北侧挂反光幕,利用反射光增加光照。阴雨天或雪天,可用白炽灯照明补光。

6、起垄栽培和地膜覆盖

起垄栽培可减少果实与棚膜滴水接触,增强阳光对果实的照射,减轻灰霉病发生,促进果实着色。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避免果实直接与土壤接触,有利于保持果面清洁。

7、严格控制温度

适宜的棚温为:开花期白天22-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白天20-24℃、夜间6-10℃。棚内温度过高会缩短果实发育期,使果实变小。

8、适量浇水追肥

开花结果期适量浇水,宜采用滴灌。花期水分不足会导致授粉受精不良,产生畸形果;果实膨大期水分不足会影响果实膨大。开花结果期应连续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3 - 4次。

9、辅助授粉

授粉受精不良是产生畸形果的根本原因。利用蜜蜂辅助授粉可有效减少畸形果产生。一般在开花期每个大棚放1箱蜂传粉。

10、及时防治病虫害

草莓开花期间喷药易诱发畸形果。若花期发生病虫害,应在开花少的时期喷药,喷药前将蜂箱搬出大棚,施药后1周再移回大棚。

总的来说,草莓喜温凉气候。根系生长温度为5-30℃,适温15-22℃,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芽在-15--10℃会发生冻害。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开花结果期温度范围为4-40℃。

关于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