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中的小龙兰化作“猴面”迷惑果蝇,猪笼草以“马桶陷阱”智取猎物,华南山野的禾雀花如群鸟振翅摇曳生姿,石豆兰仿若烧腊店里的诱人“烧鸡”……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快报记者向华南国家植物园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取经,带您盘点外观奇特的动植物,感叹自然界的“生存智慧”。
小龙兰
我是一只蘑菇味的“猴子”
小龙兰为兰科小龙兰属植物的总称,为小型附生兰,来自热带美洲的原始森林。它的属名“Dracula”词源同“dragon”,为“小龙”的意思。它的花漏斗状,黄色,通常有紫红色斑块或斑点,貌似猴子的面部,又被称为猴面兰。三枚像大花瓣一样展开的部位是花萼,中间的“猴眼”则是两枚小花瓣,“猴嘴”部分是它的唇瓣,“猴鼻”的部分则是合蕊柱。猴面之花,活灵活现,不得不说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大家可以猜猜是谁给小龙兰属植物授粉的,蜂类、蝶类、蛾类,还是鸟类?专家告诉你,其实都不是,小龙兰属植物既没有花蜜,也没有花香,吸引不了这些嗜甜喜香的传粉者。
小龙兰属植物的生境潮湿、阴暗,这些地方一般缺少嗜花性昆虫,但喜食真菌或食腐的蝇类却不少,这些以蘑菇为食的果蝇通常是杂食性的,因为真菌大多数时候是以菌丝形式在地下生长,在特定时期才会长出具有繁殖功能的子实体,即蘑菇。小龙兰属植物花朵拟态蘑菇,它们的唇瓣和合蕊柱有气味,“蘑菇味”仅来自唇瓣,它们利用果蝇对真菌的依赖性来为自己传宗接代。
猪笼草
自带“马桶” 擅长诱捕
猪笼草是长相很奇特的藤本植物,多数生长在热带地区,它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叶子,其结构远比普通植物的叶子复杂。一片猪笼草叶,可分为叶柄、叶身和叶须三个部分,卷曲的叶须尾部明显扩大,并反卷成笼状,加上不撑开的笼盖,活脱脱一个马桶造型。
猪笼草的每一片叶片都能长出一个“小马桶”,我们称之为捕虫笼。这种捕虫笼最显眼的笼唇,颜色鲜艳,乍一看真像张开的血盆大口。猪笼草就是用笼子的颜色和气味吸引腐食类的昆虫前来拜访,笼盖的下方通常有一些油脂状的蜜汁,这就是它给昆虫的福利。贪吃的昆虫踩在笼唇上,本以为可以美美地享用大餐,谁知笼唇上一道道光滑的微小突起,加上表面有蜡质样的润滑剂,就如一条条可以加速的滑梯。
很多时候,昆虫们还没来得及享用美食,就陷入了急速的旋转滑梯。猎物一旦掉入长长的笼子就难以逃脱,底部有消化液池,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在昆虫还未断气的时候,酶就开始分解它的身体了。加上笼壁中的液体有黏性,增加了猎物逃脱的难度。
生石花
植物中的“变色龙”
生石花是番杏科生石花属植物,生长于非洲南部干旱、少雨的沙漠砾石地带。为了适应环境,繁衍生存,原产地野生状态下的生石花形状和表皮的颜色常与周围卵石相近,如不开花,很难辨认。生石花的形状和适应性常引起人们的好奇,西方人形象地称它们“活卵石”“开花的石头”,在原产地人们则称它为“小牛蹄”或“眼睛”。
生石花是小型植物,直径2-4厘米,看上去它们根本不像是植物,特别是当它们生长在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卵石中。这并不是巧合,生石花已进化出了能模仿周围卵石的本领,像变色龙一样,它们能模仿生长地周围卵石的颜色和形状,巧妙地将自身融入所处的环境,避免新鲜多汁的身体组织遭受觅食动物的吞食。
禾雀花
“万鸟栖枝” 灵动如画
禾雀花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春日的主角之一,因其花形酷似小鸟而得名。每年3月,千万只“禾雀”如精灵般降落人间,悬挂在藤蔓上,形成“万鸟栖枝”的壮观景象。
它们花形奇特,下垂花序上的花朵,盛开时形如成串的小雀,每一朵花很像一只小鸟,翼瓣如双翅,有调皮而尖翘着的小尾巴,似欲展翅飞翔的小鸟,玲珑可爱,活灵活现,深受游客喜爱。
华南国家植物园里的禾雀花花色丰富,有白色、粉红色、紫白相间色和紫色,分布在蕨类·阴生植物区、药园、木本花卉区、飞鹅一桥、广州第一村、温室群景区等多个观赏点。
石豆兰
野外根茎上 的“烧鸡”
石豆兰为兰科石豆兰属植物的总称,为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热带地区,也见于大洋洲,以东南亚种类最多。
石豆兰株形优美,花形奇特,花色多样,卵圆形或长圆形的假鳞茎聚生或以一定距离生于根状茎上,直立或斜出,形状各异,惹人喜爱。花朵很像广东街头烧腊店里的烧鸡,它也被花友们戏称为“烧鸡石豆兰”。
兰花螳螂
螳螂拟态 貌美如花
不只植物能千变万化,一些动物也自带变身功能,兰花螳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栖息在东南亚茂密的雨林中,在我国仅自然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这些环境中有丰富的兰花品种,为螳螂的拟态提供了完美的环境。
兰花螳螂平时躲在花丛间,将头部和胸部靠近花瓣,同时腹部高高翘起,两对后足水平展开,俨然是张开的花瓣。遇见猎物时,它的身体左右摇摆,模仿着在微风中的花朵,使被捕食者难以察觉。成年后的兰花螳螂会长出发达的翅膀,样貌虽然没了小时候的精致可爱,但焦黄色的翅膀使它看起来就像是开败了的花朵。
虽然貌美如花,但兰花螳螂的捕猎技术却是“心狠手辣”,它潜伏在花丛中,守株待兔。当猎物靠近时,兰花螳螂就会挥舞起大镰刀——前肢,以致命的速度精确打击猎物,蟋蟀、蜜蜂、蜘蛛、飞蛾等都是它盘中的美味。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黄闻禹 通讯员 李文艳 周飞 唐玖 邹丽娟 张佳瑞 李碧秋 张雅慧 杜志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