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室鬼牌》:不完美但很有趣的《林中小屋》模拟器

内容摘要来源:游戏研究社进了鬼屋就别想走了这或许是恐怖片中最常见的开场:几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前往某个偏僻而阴森的小屋中探险,已经成了几十年来无数B级恐怖片的标准模板。观影经验丰富的观众们,早已不再担忧电影中那些角色们的命运,反而兴致勃勃地捧着零食猜

来源:游戏研究社

进了鬼屋就别想走了

这或许是恐怖片中最常见的开场:几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前往某个偏僻而阴森的小屋中探险,已经成了几十年来无数B级恐怖片的标准模板。观影经验丰富的观众们,早已不再担忧电影中那些角色们的命运,反而兴致勃勃地捧着零食猜测,这次这些人又会怎么“作”死自己。

这种“上帝视角”的心态,还催生出了不少剑走偏锋的作品。如2012年上映的《林中小屋》就通过打破第四面墙,好好调侃了一下此类电影。比起作为“祭品”的年轻主角们,电影给了不少视角到了鬼屋背后的“专业团队”身上,让观众看到他们通过监控全程跟踪操盘,靠着机关将主角们一步步引入致命的陷阱,来取悦场外的“观众”。

主演之一是饰演过雷神托尔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只不过这次他没有什么“妙妙锤”

5月7日发售的独立游戏《幽室鬼牌》,就为玩家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利用灵异现象来玩弄他人的机会。

同类题材大多让玩家扮演幸存者探索鬼屋,和各种怪物陷阱斗智斗勇,《幽室鬼牌》则选择让玩家当一回 “鬼屋操盘手“:造一个鬼屋,然后用各种超自然力量把那些被吸引来的“不速之客”永远地留下来。

《幽室鬼牌》的玩法本身是比较好懂的:每个回合,各路NPC访客都会尝试向鬼屋更深处探索,而玩家们则要在NPC抵达“心室”之前,用各类卡牌来将他们击杀/逼疯。

每关胜利后,玩家可以获取更多更强的卡牌,同时NPC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提升。

这套“杀戮尖塔like”的玩法在卡牌肉鸽中十分常见,甚至在游戏前期,给人一种“浪费了题材”的感觉。

通过教学关后,游戏仅仅告诉了玩家建造的基本规则,但为什么要改建、要建成什么样子却并没有给出多少说明。

但其实“装修改造”才是《幽室鬼牌》更核心的一个要素:等到游戏中期上起了强度,玩家们才会发现纯靠打牌的思路来玩是绝对赢不了的。出现的NPC越来越难对付,甚至还会出现牧师这样的机制怪:手持圣典的他们,只要和其他人同处一室就是完全无敌的,四五个牧师结伴而行仿佛是什么无可阻挡的泥头车。

这时玩家才会意识到,原来每回合“搭建鬼屋”这一步骤并非走过场,而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通关。

游戏初期的布局十分简单直接,几乎不可能用来处理中期难关

而且不同于其他模拟建设类游戏鼓励玩家把屋子搭得工整利落,在这里,你就得把屋子搭得蜿蜒崎岖,让进来的NPC个个找不着北,才好为自己争取来更多的操作机会。

比如要想对付上文提到的“牧师”们,就需要在“主干道”周围多造些岔路,让NPC逐渐分散,以便自己能各个击破。

也有一些时候,玩家需要将NPC们聚集起来,完成更高效的一网打尽。

等回过头来,开局简单直接的“一居室”在不知不觉间被改造成了有着复杂岔路、遍布陷阱的鬼屋。

等到游戏后期,几乎看不出一居室的影子了

幕后操盘的玩家也越发娴熟:为了避免NPC的尸体打草惊蛇,吓跑其他人,鬼屋的前半段往往是预热阶段,通过各种小机关和Debuff一点点营造紧张氛围、削弱NPC。等到他们深入鬼屋,难以逃亡后,玩家才会露出真正的獠牙,用各种强力卡牌大开杀戒,过一把恐怖片反派的瘾。

这种流程的确让人化身成了《林中小屋》等恐怖电影的幕后黑手,靠着一步步的算计,将NPC访客们玩弄于股掌之中。初见平平无奇的鬼屋,也变成只进不出的恶魔游乐场。

不过可惜的是,在游戏通关后,让意犹未尽的玩家们“再来一局”的动力不是很充足。在完成“度过28天”这个通关目标后,《幽室鬼屋》只有一个十分简陋的“无尽模式”。由于游戏缺乏局外成长,通关后开多周目的动力主要取决于玩家是否乐意尝试更多流派、挑战更高难度、以及改造出心仪的完美鬼屋。

这也是这款此前在新品节颇受好评的游戏,目前只拿到多半好评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家本以为会在正式版中添加的内容,目前还是没能见到。

考虑到如今是2025年,很多独立游戏也走的是长期更新长期运营的思路,未来可期也是常态。《幽室鬼屋》有着很不错的底子,能让玩家在前十个小时中好好过一把“鬼屋瘾”,接下来能不能更进一步,就得看看这个比利时的开发团队能有多勤奋了。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