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6氪
美女二代继承千亿家产的现实叙事,并非一部网络爽文。
文|孙玥
编辑|杨梅
来源|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封面来源|IC Photo
新能源行业最有权力的三个女人,正陷入少主当家的困境。
她们是通威集团的刘舒琪、天齐锂业的蒋安琪、天合光能的高海纯。2023年起,这三人陆续从“创一代”父亲手中接过权柄,而立之年便执掌起千亿上市公司,成为家族企业的话事人。
图片来源:据公开资料整理美女二代继承千亿家产的现实叙事,并非一部网络爽文。这几位世人眼中的“投胎小能手”,不仅需要在行业下行期扛起重振家业的重任,还要担心川普半夜突然发推。
尤其最近,美国针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最高加征3403.96%的关税政策,让她们被迫站在了贸易战场的最前线,不得不再起开启产能大转移的求生剧集。
这位三位新能源“女二代”们权力的游戏,要从5年前说起。2020-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上游材料的狂飙期,彼时三位千金都还在为接班蓄力:刘舒琪刚刚进入通威股份,担任光伏商务部总经理;蒋安琪实战6年,升任副集团董事长;高海纯则亮相时尚杂志封面,被媒体称为“姚安娜的千亿闺蜜”。
这一时段,她们的父亲、刘汉元、蒋卫平、高纪凡,因为赶上了行业上行期,吃尽产业红利。最高光时,通威股份的市值曾突破3000亿,刘汉元的个人财富一度超过刘永好,成为四川首富;天齐锂业2022年的净利高达241亿,同比增长1060%;天合光能也市值过千亿,高纪凡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排名紧挨王健林。
时运的转折点很快降临。2023年,因整个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上游原材料以及下游产品统统价格暴跌,全球产业进入低谷期。偏偏此时,三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却集体退居二线,纷纷将女儿拱到台前。
第一个走马上任的是刘舒琪。2023年的3月,34岁的她“火箭式”接班,成为千亿光伏帝国的女掌门,受行业波动影响,上任之后公司便开始营收利润双降,并于2024财年出现巨额亏损;与刘舒琪相隔一年,在管理层历练了8年的蒋安琪也临危受命,成为天齐锂业的掌舵人,遗憾的是接班首年公司便亏损79亿,创下史上最差业绩。
“最美光二代”高海纯的继承之路,同样跌宕。受家族影响,生于1993年的高海纯从10岁起就关注光伏行业。从美国布朗大学毕业回国后,2017年她开始在天合系企业历练,并逐步担任多个重要职务。
正式接班前,高海纯有过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2023年,天合光能计划将高海纯担任董事长的子公司“天合富家”分拆上市。如果该计划能够成功,不到26岁的高海纯便将拥有自己的上市公司,整个“天合系”也会增加一个新的融资平台。但该计划于2024年底被紧急叫停。受此波及,“天合富家”的估值从200亿缩水至70亿。之后两年,受寒气影响,天合光能的股价一直跌跌不休,市值蒸发过千亿。
周期因素外,美国对光伏的“关税大棒”,也让三位企二代的接班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早在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对中国新能源企业发起“双反”调查,并于2012年决定征收高额关税。2018年后,美国的打压手段再度升级,201调查、301关税,花样频出。今年4月初川普宣布“对等关税”,叠加此前的税额,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累计加征关税已达到104%,锂电池累计关税为82.4%。
风暴并没有就此停止。过去的一些年中,为规避关税冲击,中国新能源企业纷纷赶赴东南亚建厂,并形成了中国之外最大的光伏产业链聚集地。为了继续对中国产业围追堵截,这两年美国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也开始展开“双反”调查,东南亚国家再难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避风港”,它们不得不将投资目光转向其它地区。
这三位企二代的另外一个优势,也由此被凸显出来:她们大都有海外留学背景,能助力企业海外布局。
天合光能位于得克萨斯州的5GW组件工厂,已于2024年11月1日投产,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实现满负荷生产,直接规避关税壁垒。同时,公司也在加大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等市场的投资,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
通威集团也在开拓澳大利亚、墨西哥等新兴市场。
天齐锂业2024年也将海外营收占比降至8.9%,减少对美国直接出口,主攻日韩正极材料和电池厂商。同时通过掌控澳大利亚全球成本最低的锂辉石矿、智利盐湖等资源,实现锂资源100%自给。
除上述业务结构层调整外,女儿背后还有老爸坐镇。比如高纪凡仍在兼任天合光能的联席总裁。蒋卫平虽退居二线,也在为公司战略规划献策献力。
宏观政策层面,从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将光伏电池、组件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9%。长远来看,此举有利于倒逼国内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高海纯、刘舒琪、蒋安琪三位企二代暂未交出Q1成绩单。好在,市值与规模毕竟摆在那里,她们身后的企业还是行业龙头,只要业绩可以修复,资产就能再次重估。中国新能源产业,是在身经百战中成长壮大的。它们最重要的竞争力,是来自技术创新和迭代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短时间的关税围剿,依旧可以依靠技术突围。
只不过,行业低谷、川普作妖的双重暴击下,这几位尚且稚嫩的千金想要迅速破局,并不容易。
三位商业大佬选择隐退,一方面是中国“创一代”们正陆续进入暮年,权柄传递恰逢其时,女儿也需要开始学习独自面对风浪;另一方面,市场瞬息万变,他们或许更想急流勇退以保一世英名,把带领企业创新转型的担子,交给高学历、年轻化的女儿们,自己幕后指挥即可。
他们没想到的是,女儿们需要面对的,不久市场的惊涛骇浪,还要面对一个和自己父亲一样年纪的川普。并且女儿们还要亲自上阵,和这个老奸巨猾的政客+商人直接捉对厮杀。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