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1月14日消息(艾斯)当前AI浪潮已经成为确定性方向,但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却面临着“不转型难,转型更难”的两难境地。
正如青云科技CEO林源在近日的“青云科技AI Infra 3.0发布会”上提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难题,本质是技术迭代的颠覆性与企业发展的渐进性之间的错配。”面对新的技术变革,企业需要的往往是“桥梁”而非“颠覆”。
而这正是青云科技AI Infra 3.0智能算力底座解决方案的价值核心,帮助企业以渐进式的创新思路进行数智化转型,并且同步做到技术能力的不掉队与业务转型的丝滑平稳。
“既要、又要、还要”的三重核心挑战
从2023年大模型元年开始,AI呈现出惊人的爆发式增长速度。前有ChatGPT,后有DeepSseek,一夜之间,AI的落地与普及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
仅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2024年日均Token消费量为1000亿,到2025年6月已经达到30万亿,增长了300倍。因此,企业已将AI应用视为竞争的战略要素,“AI优先”已不再是技术口号。
林源分析指出,在这当中,企业面临着“既要、又要、还要”的三重核心挑战。
第一是既要尊重历史IT投资(传统IT、虚拟化、云原生、信创),又要拥抱颠覆性的AI创新,担心“升级即淘汰”;第二是IT团队追求简化稳定,业务部门因市场竞争需求多元,导致IT支持越深入,系统越复杂;第三是企业既要满足技术快速迭代,又要确保业务绝对稳定,导致团队不敢升级,惧怕风险。
因此,他认为,企业需要的不是颠覆性创新,而是从一个IT架构跨越到另一个IT架构、衔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针对此,青云科技以“渐进式创新”思路,推出AI Infra 3.0统一底座。
其核心设计原则是既能兼容存量架构,保护既有投资,又能按需进化,支持客户根据自身阶段、能力、需求进行分阶段升级,避免“一步到位”的革命性风险与成本压力。与此同时,还要确保转型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数据安全性与升级平滑性。
AI Infra 3.0 解决方案的核心升级
“青云从云平台、云原生到智算云的‘三位一体’实践,确保了我们有能力去构建一个既满足当下需求,又能面向未来演进的AI时代新底座。”青云科技副总裁沈鸥在上述发布会上对AI Infra 3.0智能算力底座的全栈能力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了解,AI Infra 3.0由四层统一架构组成,分别为最底层的内核层——由青云科技自研的PrimusOS信创操作系统,确保与国产芯片等硬件的深度适配、合规安全与极致性能;调度层——以开源开放的KubeSphere容器平台企业版为统一调度底座,实现通算、超算、智算的统一调度与资源最优分配;能力层——在统一平台上,提供虚拟化、全栈云、云原生、AI智算的全栈能力,支撑客户业务随IT架构逐步演进;开放层——通过KubeSphere LuBan开放平台、100%开放API、兼容MCP等协议,支持生态对接与行业“最后一公里”的差异化定制。
林源强调,在这四层能力的支撑之下,AI Infra 3.0具备一些关键特性。包括覆盖虚拟化、云、云原生、AI智算的全栈能力;能力可解耦、可插拔,支持分阶段升级的按需扩展;基于架构的标准化,降低扩展升级难度与运维成本;开放的底座确保能力能持续演进,满足未来需求。
因此,青云AI Infra 3.0可以给企业客户带来的四点价值,也恰恰应对上述数智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投资安心、转型安心、运营安心、创新安心。
AI Infra 3.0面向行业,赋能行业
沈鸥谈到,“我们的目标是致力于为客户带来满足业务发展的一站式技术和服务。无论是金融行业的智能风控、制造业的智能维修,还是教育行业的超算和智算融合的科研和教学,青云AI Infra 3.0架构都实现了关键能力的统一。”
据其介绍,目前AI Infra 3.0已经在教育、智能制造、媒体、生物制药、企业服务和软件服务等多个垂直领域进行成功部署与实践。
以智能制造领域为例,一家领先的制造企业此前面临着典型的“三朵云”困境:虚拟化管硬件、云原生管应用、智算平台管算力。三套系统、三套流程,造成了跨平台协调的高内耗。通过基于AI Infra 3.0架构,青云科技帮助客户实现了架构协同。无论是数据存储分析、云原生应用部署,亦或是推理算力供给,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搭建和交付。这实现了全链路自动化,将IT部门响应业务部门的速度从1小时大幅缩短到15分钟。这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业务竞争力的重塑。
实际上,青云科技自身即是AI Infra 3.0的首个受益者,并利用该架构实现了新发布的大模型一旦发布即可快速上线智算云服务(如快速成为首批部署上线DeepSeek的云厂商之一),并通过灵活定制与扩展实现不同行业的算力平台交付。
从AI Infra 1.0的“算力中心建设与运营”,到2.0的“多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再到3.0的“重构归一”,统一架构。青云科技AI Infra 3.0的发布,是其基于对行业趋势与企业真实痛点的深刻洞察后提出的系统性答案。它通过构建一个兼容过去、支撑未来、按需进化、平滑稳定的统一智能算力底座,旨在化解企业AI转型中的核心矛盾,最终目标是让企业能以更低的门槛、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信心,将AI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动力。







0 条